(2)课外阅读评估。对课外阅读的测评可分两项进行。即规定阅读内容和自觉主动的阅读内容。对规定的阅读内容,分时间阶段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如用书面形式反映出字、词的认识积累情况、列出内容提纲、写出读后感或简要评价等等。计分时可根据规定要求具体操作。此项分值以总成绩的10%计算。 对自觉主动的阅读者,宜采用加奖励分的形式。如有内容情节概述、读后感、摘录要点、精段采撷、简要评价等依据,就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分,这项奖励分最大值宜控制在10%以内。 (3)背诵测评。对背诵的测评,可根据声音的清晰洪亮程度,语气的准确流畅程度、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规定的时限等情况,给出具体分数。此项分值限制在5%以内。背诵的内容一般是课内的,最好的方法是随课进行,可采用定期分组检查或个别抽查的方式,亦可采用期中与期末一次性检测的方式。 (4)写字测评。字写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字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书面语言的交流效果。因此,有必要将写字作为一项测评内容。 对字的书写要求,看是否工整、规范、清晰,再根据优劣给出相应的分数。检查测评除了平时的作业、作文外,还可测评每周一练情况,以促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此项测评应将周次进行与学期末集中进行结合起来,总分值不超过5%为宜。 (5)作业测评。规定一定量的书面作业是深入学习、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及时反馈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主要渠道。因此,对作业进行测评十分必要。 对作业的测评,可从作业的整洁、清楚、正确程度、独立完成情况、规定训练内容的完成次数与质量及补正习惯等方面进行。可采用分单元、期中、期末集中打分的方法,然后累计求得平均积分。此项分值占10%。 (6)作文测评。要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就得平时练好基本功。因此,平时每一次作文的练写都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能够重视平时的写作训练,就得有相应的测评手段予以激励。作文是思想、情感及综合能力的反映形式。对此项测评更应严谨、细致一些,可从写字、用词、造句、标点格式、书面整洁度、结构形式、情感表达及观点、论证等诸多方面全面衡量。最佳的方法是按照规定的写作篇数,每次分别正确恰当地打分,最后求得学期段的平均分数,再以总分值的10%计算。 (7)说话测评。列入测评范围的说话,一般是指在课堂设置的特定情境中的说话、对话、课文故事情节的讲述、课文大意的复述、问题的回答与讨论、辩论等。 测评时,应根据学生说话的流利度、针对性、逻辑严密程度等情况给出具体分数。有效的方法自然还是随堂进行。最大分值宜控制在10%。这种测评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意识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8)课外练笔。课外练笔活动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提倡的训练项,应积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从事练习。 |